
中國近代建筑,超過80%是非節能建筑,其每單位面積的能耗水平是發達國家的2-3倍,而建筑能耗約占總能耗的1/3。
木材是優良的隔熱材料,木材的隔熱值比標準的混凝土高16倍,其熱阻值是鋼材的400倍,使用鋼、混凝土、磚的建筑要達到與木結構相同的節能性能,必須使用更多的保溫材料或加厚墻體。清華大學國際工程項目管理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指出,與傳統磚混房屋相比,如果用木結構代替鋼結構,在建造階段,將節省27.75%的能源和39.2%的水;代替混凝土結構,將節省45.24%的能源和46.17%的水。






在汶川大地動中,很多建筑物發生了倒塌,但建在受災地區的輕型木結構建筑全部幸免于難。
2009年7月14日外國科學家進行了世界上規模很大的7層木結構建筑震動臺試驗,相當里氏7.5級,持續40秒,證明中高層木結構建筑抗震性能優越。
中國地動后投入數千億元巨資救災,當然必要,但轉變觀念,政策扶持,事先在地動高發區投入資金逐步進行了房屋改造,多建現代木結構建筑,或是從根本解決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問題的一個思路。

顏色影響建筑方木的品質,拿到鐵杉建筑方木首要映入眼簾的應該是它的外觀色彩,輻射松建筑木材規格,有些當地使用時對它的外形色彩請求比較高,購買輻射松建筑木材,這時就需要全方面關注到它的色彩改變。建筑方木的色彩應該為木材本身的色彩,假如呈現變色就要穩重挑選,也許是因為病菌侵害或是木質腐蝕而呈現的色彩改變,盡量不要挑選呈現色彩改變的木材。